感染內科(肝病中心)
科室介紹
感染內科科室介紹
陽江市人民醫院感染內科(肝病科),是陽江地區肝病和疑難感染病的診療中心。學科設有門診與病房,年門診量4萬余人次 ,年住院病人近1200余人次。學科目前是醫院臨床醫學重點???,科室技術力量雄厚,現有醫護人員20人,醫師7人,其中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2人,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3人。住院部設有42張??撇〈?,收治各種重癥、疑難肝病和感染性疾病。門診設有兩個肝病??崎T診,主要診治各種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病、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衰竭、肝膿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囊腫、肝血管瘤、遺傳代謝肝病、血管性肝病、肝紫癜病、IgG4相關性膽管炎、不明原因肝病等各類疑難肝病,各種傳染性疾病,以及不明原因發熱、重癥系統性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科室針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相關并發癥、肝癌、肝囊腫和血管瘤、遺傳和代謝性肝病等疾病診治,按照最新指南科學規范開展了各種先進特色??圃\療方法,包括:人工肝技術(DPMAS+PE)治療肝衰竭、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治愈、脾栓塞和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術)治療門脈高壓、微波消融聯合肝動脈栓塞化療(TACE)以及靶向+免疫聯合治療各期肝癌、肝囊腫和肝血管瘤介入治療、肝活檢診斷疑難肝病等技術。感染內科診治技術水平先進,多年來一直受到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
二、專業技術擅長
1、病毒性肝炎治療:1)根據目前國內和國外最新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治療指南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阻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病程演變;2)實現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治愈(功能性治愈):以直接抗病毒藥物(DAA)或免疫調節劑序貫或聯合干擾素治療的優化方案針對部分優勢人群治療,取得乙肝表面抗原轉陰;3)重型肝炎和肝衰竭診治:根據最新重癥肝炎診治指南,與腎內科合作開展人工肝及連續性血液凈化技術治療,使肝衰竭的救治成功率顯著提高。
2、肝硬化及相關并發癥治療:包括頑固性腹水、原發性腹膜炎、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肝性腦病等治療,采用抗病毒聯合中成藥治療阻斷肝硬化進展;與介入科合作開展脾栓塞和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術)聯合胃冠狀靜脈栓塞術治療門脈高壓;與消化內科合作開展內鏡下套扎、硬化劑與組織膠注射治療食管靜脈曲張。
3、肝細胞癌篩查與治療:1)開展肝細胞癌分層早期篩查,通過MRI下的肝硬化結節的性質鑒別診斷聯合液體活檢技術發現早期病變,對患者定期隨訪或進行干預治療;2)肝細胞癌綜合治療:在規范的內科藥物治療基礎上,與介入科合作開展了肝癌的射頻消融聯合肝動脈栓塞化療(TACE)治療、晚期靶向+免疫聯合姑息治療,明顯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4、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治療:針對酒精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不同階段進行治療,通過多學科診治方法治療脂肪肝,包括糖尿病與高脂血癥的治療,以及教育患者管住嘴、邁開腿等多種措施治療脂肪肝。
5、肝囊腫和血管瘤治療:1、與介入科合作開展巨大血管瘤肝動脈栓塞術治療,2、肝囊腫采用介入抽液治療。
6、遺傳和代謝性肝病治療:與其他醫院合作對肝豆狀核變性、遺傳性血色病、糖原累積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癥、遺傳性高膽紅素血癥、遺傳性膽汁淤積等相對常見的遺傳代謝性肝病開展基因檢測診斷與治療。
7、乙型肝炎母嬰垂直傳播阻斷:通過對孕6個月后的乙肝孕婦抗病毒治療,阻斷母嬰傳播,為患者提供科學的防治措施;
8、疑難感染性疾病和不明原因發熱診治:我科在疑難感染性疾病和不明原因發熱方面總結了一整套科學的診療思路,對各類耐藥菌感染、導管相關性感染、馬爾尼菲藍狀菌、卡氏肺孢子蟲肺炎、隱球菌性腦膜炎、真菌感染、淋巴瘤,各種非感染性發熱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近年來,我科在科研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省自然基金面上項目二項、市局級課題兩項,發表SCI論著10篇,兩篇以letter文章在國際知名肝病雜志J Hepatol和Am J Gastroenterol發表,完成核心期刊論著20余篇。
三、感染內科合作開展的特色??圃\療技術:
1、 人工肝技術 (DPMAS +PE)
雙重血漿分子吸附+血漿置換(DPMAS+PE)”人工肝新技術首先將患者的血液經過血漿濾
過器分離出血漿, 然后通過一次性使用血漿膽紅素吸附柱BS330吸附膽紅素和膽汁酸,再經過HA330-Ⅱ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吸附炎癥因子等中大分子毒素,經過兩種吸附劑聯合應用,協同增效的作用,能有效迅速改善黃疸癥狀的同時清除炎性介質等有害物質,血漿置換(PE)是將全血引出體外分離成血漿和細胞成分,將患者的血漿舍棄,然后以同等速度將新鮮血漿、白蛋白溶液、平衡液等血漿代用品代替分離出的血漿回輸進體內的過程。(DPMAS +PE)人工肝技術為重癥肝病患者提供了強有力的救治保障。
2. 經靜脈肝內門-體靜脈支架分流術TIPS
TIPS是經頸靜脈途徑插管至肝靜脈,穿刺肝臟實質進入門靜脈,通過在肝靜脈與門靜脈之間的肝實質內建立分流道,將門靜脈血液分流入肝靜脈,從而有效降低門靜脈壓力,同時進行曲張食管胃底靜脈栓塞斷流,是治療門脈高壓及并發消化道出血、頑固性胸腹水的關鍵措施之一。
3、肝臟穿刺活檢術
采用B超引導下經皮肝臟穿刺活檢,獲得肝組織標本,再對標本做出病理學診斷。在疾病診斷學中,病理學檢查是很多疾病診斷的金標準,其診斷價值高,具有其他檢查不能代替的確診價值,為肝臟疾病的預防、治療、療效及預后提供科學的臨床依據。
4、肝臟瞬時彈性成像技術
肝臟彈性檢測又稱為瞬時彈性成像技術,通過發射聲波在肝臟介質中的衰減系數來評估纖維化程度。這是公認無創傷性的纖維化定量檢測技術,正常的肝臟硬度數值2.8~7.4kpa,肝臟硬度值越大,肝纖維化、肝硬度水平也比較嚴重。通過這個檢測技術可以評估抗肝硬化治療的藥物是否有效,隨著數值的減低就說明肝纖維化的程度有好轉,治療有效果。肝彈檢查無創、簡便、快捷、安全、可重復性高,可較好的判斷肝臟纖維化程度,同時還可檢測肝組織脂肪變程度,所以在臨床上可部分替代肝穿刺病理活檢,減少肝穿刺的需求。
5、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治愈
選擇“優勢人群”,采用α干擾素聯合抗病毒藥物或單獨使用治療慢乙肝,使患者表面抗原消失,達到臨床治愈,患者臨床治愈后,可以停用藥物,慢性乙肝進展為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也大大降低。α干擾素具有抗病毒、抗纖維化和抗腫瘤的作用,即使未獲得臨床治愈,這些終未期肝病的發生率也明顯降低。
6、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
目前已被國際上公認為不能手術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選治療方法。肝動脈灌注治療(TAI)可使腫瘤局部藥物濃度提高并減少全身的藥物總劑量,達到提高療效和減少副作用的目的。肝動脈栓塞(TAE)將栓塞劑選擇性注入腫瘤血管和腫瘤供血動脈,阻斷腫瘤供血,從而抑制腫瘤生長。而經肝動脈化療栓塞(TACE)就是既給化療藥物,又給栓塞劑,雙劍合璧,殺滅腫瘤,這種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
7、肝臟腫瘤微波消融術
微波消融術是近年來開展的一種微創治療腫瘤的新技術,是將微波消融針插入腫瘤的中
心區域,釋放微波磁場產生熱量,使腫瘤組織在高溫下壞死,和外科手術一樣,可以達到根治性治療的目的,能使患者免除開刀之苦。與傳統治療方法相比,具有療效高、創傷小、痛苦少、恢復快、無后遺癥、適應癥廣等優點。
8、肝血管瘤介入栓塞術(TAE)
介入栓塞術已經成為治療肝血管瘤的重要方式。肝血管瘤是由動脈供血的,若出現栓塞物滯留或將腔竇進行填塞,則會導致血栓形成,繼而將腫瘤轉變成纖維瘤結構,最終引起腫瘤體積的縮小,同時也不會導致破裂出血情況的發生,而這也是介入栓塞在治療肝血管瘤的病理原理。
9、超聲引導下經皮肝囊腫穿刺抽液硬化術
超聲引導下肝囊腫穿刺抽液硬化治療是指在實時超聲引導下,將穿刺針或引流管置入囊腫,將囊液抽出后,使用無水乙醇、聚桂醇等硬化劑注入囊內使囊腫的囊壁細胞損傷,減少囊液分泌,最后囊腫萎縮、固化,減少囊腫復發,減少對周圍組織的壓迫作用,促進周圍器官的功能恢復,最大程度減少肝囊腫導致的腹部不適、納食不佳等癥狀而進行的硬化治療。
10、皮經肝膽管穿刺引流術(PTCD)
PTCD是在影像技術下經皮經肝在膽道內放置導管的一項技術手段。對很多膽道疾病來說,PTCD是首選的治療方案,也可以是姑息性的治療方法。經皮肝穿刺引流術是介入治療的重要技術之一,在影像設備下利用特定穿刺針經皮穿入肝內膽管,再將造影劑直接注入膽道而使肝內外膽管迅速顯影,同時通過造影管行膽道引流。此手術主要是治療晚期管道腫瘤引起的膽道梗阻及梗阻性黃疸患者行姑息性膽道引流,急性膽道感染等,目的是減壓,減黃,和緩解膽道梗阻癥狀,利于肝細胞功能的恢復,改善全身情況,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科室專家介紹
付榮泉 感染內科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6年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感染內科臨床醫學博士畢業,主持并完成省自然課題基金2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十篇,兩篇以letter文章在國際知名肝病雜志J Hepatol和Am J Gastroenterol發表,發表中文國家級、省級專業論文20多篇,參與藥物臨床試驗研究3項。發表的SCI論文被許多著名國際期刊論文引用,多次受邀國際SCI論文審稿。
從事臨床工作21年,接診患者近20萬人次,成功救治了大量的疑難危急重癥肝病患者,特別是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各種疑難肝病具有豐富診療經驗,常年采用干擾素精準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許多患者得到了臨床治愈,受到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多次獲患者贈送錦旗和感謝信。曾被市委組織部授予551人才稱號。
擅長診治各種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原發性肝癌,妊娠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遺傳代謝性肝病、肝衰竭、和不明原因肝病等各類疑難肝病具有豐富的診治經驗,以及不明原因發熱等常見感染性疾病的診治。
肝病??崎T診出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出診地址:門診大樓五樓6號室
朱義紅 副主任醫師 碩士研究生
廣東省預防醫學會感染病學專業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肝病??漆t師分會第二屆委員會疑難肝病專業組成員;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感染病管理分會委員;廣東省肝臟病學會疾病預防治末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陽江市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常務委員;陽江市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2012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一直在陽江市人民醫院從事肝病臨床、教學工作,2016年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進修,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獲“2019年度、2020年度嶺南名醫”稱號,被評為2019年度陽江市人民醫院優秀醫生、2020年度陽江最美抗疫醫生、抗疫先進個人等。
擅長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膿腫、肝腫瘤、不明原因肝病、不明原因發熱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尤其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及對乙型肝炎病毒母嬰阻斷傳播防治方面經驗豐富。近年來,作為第一負責人承擔陽江市科技局科研立項2項,在國家級、省級醫學雜志發表相關學術論文10余篇。
出診時間:星期一、二上午、星期四全天
出診地址:門診大樓五樓5號室
黃鋼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感染病管理分會委員、廣東省肝臟病學會疾病預防治末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陽江市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擅長于各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炎后肝硬化、重癥肝病的診治,對各種感染性疾病、不明原因發熱、肝癌術后的診治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對乙肝母嬰傳播阻斷及各種病毒性肝炎預防具有豐富的經驗。
出診時間:星期二上午、下午,星期日上午、下午
出診地址:門診大樓內科5號診室
陳敬奎 主治醫師
廣東省肝臟病學會疾病預防治未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陽江市醫學會放射介入分會委員。
2012年畢業于廣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畢業至今在陽江市人民醫院從事臨床工作,2018至2019年在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感染內科進修肝病專業。
擅長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重癥肝炎的診治,同時對慢乙肝的全程管理、丙肝治愈、乙肝母嬰阻斷、各種原因引起的肝功能異常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出診時間:星期五上午、下午
出診地址:門診大樓內科5號診室
陳憲娣 住院醫師 碩士研究生
2020年廣東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2017年至2020年于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畢業后一直在陽江市人民醫院從事肝病臨床工作。
擅長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炎、脂肪肝、肝膿腫、肝腫瘤、不明原因發熱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尤其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經驗豐富。曾在中國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篇。
出診時間:星期四上午、星期五全天,星期六上午
出診地址:門診大樓五樓6號室
李小素 住院醫師
從事肝病??乒ぷ魅?,擅長對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肝硬化及其并發癥、各種類型黃疸等疾病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出診時間:星期三上午、星期六下午
出診地址:門診大樓五樓5號室
劉明君 住院醫師
2020年大連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華內科雜志》發表學術論文1篇,在《Life Sciences》雜志發表學術論文1篇。擅長對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感染相關疾病的診治。